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福州小吃大全_福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口碑美食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1:53

“福州小吃”是福州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和影响与福州菜一样引人注目。太平燕、太极芋泥、鱼丸等享有盛誉,台湾同胞有句口头禅:“鱼丸,燕丸,扁肉燕,男女老少吃不厌”。老辈福州人有句话叫“七遛八遛莫离福州”,意谓福州饮食的风味独好,乡人不忍离去。

主要特色小吃有:鱼丸、肉燕、锅边糊、芋泥、荔枝肉、棒棒鸡、

炒肉

线面

粿

春卷

肉丸

烰油

蛎饼

千页糕

糍团

扁肉

稃球

米时

芋粿

菠菠粿

安南粿

礼饼

马蹄糕

拗九

肉饼

花生

佛跳墙

土笋冻

简介

土笋冻,是发源于福建泉州的特色食品,是一种由特有产品加工而成的冻品。它含有胶质,主原料是一种蠕虫,属于星虫动物门,学名可口革囊星虫,身长二、三寸。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配上好酱油、北、甜酱、辣酱、芥辣、蒜蓉、海蜇及芫荽、白萝卜丝、辣椒丝、番茄片,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

土笋又名涂笋,据《闽小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生于海滨,形似蚯蚓,即沙巽也。”历史上最出名的要数泉州安海的土笋冻,味美甚鲜,在《闽杂记》也记载:“涂笋生于海滩沙穴中,今泉州海崖有产。”今安海产量最多。土笋冻呈灰白色,晶莹透明,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历史文化

土笋冻好吃,关于它的来历,有多种说法。在盛产土笋冻的安海镇西垵村,村民流传一个传说:明嘉靖年间,戚继光到安海抗倭,因粮食紧缺,士兵便到滩涂捕捉一种海蚯蚓煮汤喝。戚继光最后用餐时,只剩下凝结成胶状的海蚯蚓,他便拔剑取下一块品尝,没想到比鱼蟹更鲜美。厨师知道后,依照此法加以精制,从此土笋冻便流传开来。

这是民间流传的一种说法,关于土笋的文字记载,则可追溯到明代。明代《闽中海错疏》、明末谢肇淛《五杂俎》、清代周亮工所著《闽小记》等均有记载。周亮工1658年的《闽小记》一文记载:“予在闽常食土笋冻,味甚鲜异,但闻其生于海滨,形类蚯蚓,终不识作何状。”如此说来,350年前土笋冻就已是十分盛行的市井小吃,周亮工也成为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述及“土笋冻”一词的人。

做法

做“土笋冻”其实也很简单,先把土笋泡在水里,让它吐出肚里的泥浆,再铺在石板上碾压破肚,洗去肚里残余的泥浆杂质,然后加水在锅里猛火旺烧,只需滚沸两三分钟就成。经过泡、压、煮三道工序,最后,便是舀起倒入事先备好的模具中冷却成型。

笋的吃法也是很多的,除了制成“土笋冻”外,还可以炒食、煮汤,也可以跟洋参、瘦肉等一起来做药膳,有补肾壮阳的功效。

从前到了大热天,“土笋冻”不好冻结,有了冰箱,大热天也可以做,一年四季都有“土笋冻” 吃。醋溜醋溜的,再加上蒜蓉,配上冰凉有嚼头的土笋冻,一个接着一个,让人欲罢不能。

[!--empirenews.page--]

扁肉燕

简介

扁肉燕,别名肉燕、扁食,喻意平安吉祥,在福州节日和婚宴上必不可少一道菜肴,是福州的特色小吃之一,、煮两相宜。

做法

1、用盐、生抽、糖加少许葱花拌匀腌制(喜欢素一点可加荸荠或白地瓜)。右边的就燕皮,用猪肉和地瓜粉拍打而成的,与纸张一样薄,制作过程很费时费力,在福州随处都可以买到,只有三个品牌是最好的。

2、一手托燕皮,一手夹肉馅,收口即可,比包饺子还便捷不用担心露馅。

3、把包好的肉燕整齐地码在篦子上。

4、上锅蒸10分钟,出锅,这样就可以直接食用了,趁热吃味道最好,凉了可以放冰箱速冻,想吃时候随时都可以煮。

5、用高汤或清水煮开,下肉燕,放几片芹菜叶、几香油,煮开起锅。

[!--empirenews.page--]

福州鱼丸

简介

鱼丸传统名点,亦名“水丸”,古时称“氽鱼丸”。鱼丸是福州、闽南、广州一带经常烹制的传统食品。因为它味道鲜美,多吃不腻,可作点心配料,又可作汤,是沿海人们不可少的海味佳肴。

福州鱼丸是用鳗鱼鲨鱼或淡水鱼剁茸,加甘薯粉(淀粉)搅拌均匀,再包以猪瘦肉或虾等馅制成的丸状食物,是富有福州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之一。选料精细,制作考究,皮薄均匀,色泽洁白晶亮,食之滑润清脆,汤汁荤香不腻。

福州临海,水产丰富,于是近千年来鱼丸渐渐成为福州鱼制品小吃的堂主,广受好评。

福州有“没有鱼丸不成席”之说。尤其是回榕探亲的侨胞,都喜欢品尝家乡的鱼丸,一饱口福。福州习俗,办酒席,客人都要“夹酒包”。过去“酒包”中都有鱼丸,个头有小孩子拳头大,“夹”回家,要切成小块,大家吃。也有人爱吃无馅的小鱼丸,专门请人特制,其弹性非常强。

[!--empirenews.page--]

佛跳墙

简介

佛跳墙,又名“满坛香”、“福寿全”,是福州的首席名菜,是福州名菜馆聚春园于清代同治年间首创。主要由鲍鱼海参鱼翅、鱼肚、鱼唇、蹄筋、火腿瑶柱冬菇等28种原料配制而成,加上绍兴酒等,贮入酒坛中,拌泥密封,以文火煨制10多小时而成。味美至极,芳香四溢,是秋冬两季的佳肴。难怪清时一秀才吟诗赞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佛跳墙"一名由此而来。

历史文化

佛跳墙原名“福寿全”,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福州官钱局一官员宴请福建布政使周莲,他为巴结周莲,令内眷亲自主厨,用绍兴酒坛装鸡、鸭、羊肉猪肚、鸽蛋及海产品等10多种原、辅料,煨制而成,取名福寿全。周莲尝后,赞不绝口。问及菜名,该 官员说该菜取“吉祥如意、福寿双全”之意,名“福寿全”。

后来,衙厨郑春发学成烹制此菜方法后加以改进,口味胜于先者。到郑春发开设“聚春园”菜馆时,即以此菜轰动榕城。有一次,一批文人墨客来尝此菜,当福寿全上席启坛时,荤香四溢 ,其中一秀才心醉神迷,触发诗兴,当即漫声吟道:“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同时,在福州话中,“福寿全”与“佛跳墙”发音亦雷同。从此, 人们引用诗句意,普遍称此菜为“佛跳墙”。

1965年和1980年分别在广州南园和香港,以烹制佛跳墙为主的福州菜引起轰动,在世界各地掀起了佛跳墙热。各地华侨开设的餐馆,多用自称正宗的佛跳墙菜,招徕顾客。佛跳墙还在接待西哈努克亲王、美国总统里根、英国女王伊丽莎白等国家元首的国宴上登过席,深受赞赏,此菜因而更加闻名于世。

[!--empirenews.page--]

烧肉粽

简介

烧肉粽是福建的特有小吃,泉州的烧肉粽历史悠久,具有香甜嫩滑,油润不腻,精工细作等特点。泉州的肉粽闻名于海内外,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最为有名的是东街肉粽,它家的粽子被评为中华名小吃。这里的肉粽品种之多,并有大小之分,但主要区别在还在于原料上,主要以干贝香菇虾仁鸡蛋鱿鱼须、瘦肉、海蛎干为主料。肉粽很多地方都有,泉州的肉粽不仅个大馅多,最特色的是佐以甜辣酱和花生酱,吃的时候一定要把粽子拜散拌着吃,回味无穷,吃过泉州的肉粽,其他肉粽你就不爱吃了。

烧肉粽发源于泉州,而后传至闽南地区。泉州烧肉粽是泉州的传统风味小吃,其选料讲究,配料多样,制作精细,历史悠久,味道香甜,油润不腻,色泽红黄闪亮,以独有的风味,享誉海内外。清末民国期间,市区有个“肉粽银”,肉粽最为出名,还有市区浮桥头观音亭的许牛制的肉粽,顾客满座。端午节时泉州家家户户备有肉粽,供奉神明先祖。端午节吃肉粽、赛龙舟是泉州传统的风俗。

历史文化

泉州的粽子形成则是在南宋,据说与陆游有关,距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传说陆游到福州做官时,带来了“艾香粽子”。这种粽用艾叶浸米裹制,吃来肉味独特。陆游走后,粽子的制作方法就由一位在陆家当差的泉州人带回泉州,并加以改良,最后演变成了品种多样、深受海内外欢迎的风味小吃。

做法

肉粽以香菇、虾米芋头粒、栗子、猪肉(或鸡肉)、糯米 等为原料。制作时先把糯米浸后晾干,拌上卤汤、葱头油,放在锅里炒得又干又松,再与红烧猪肉、生栗子搅拌均匀,用竹叶包好煮烂。肉粽要趁热食用,吃时配上沙茶酱、蒜茸、红辣酱等调料,更是美味可口。

[!--empirenews.page--]

面线糊

简介

面线糊是以福建泉州为发源地,而后传至福建省闽南地区的小吃,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成。先将水煮开,放入番薯粉和调料、面线。一般为早餐食用,就着油条跟马蹄酥吃。

做法

面线糊一般可加入多种配料如大肠、小肠、虾仁、猪肝卤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后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肠等等。

配料:

1、主料:精制面线75克。

2、辅料:虾糠150克,猪骨汤1000克,熟鱼肉200克,精盐15克,味精6克,淀粉50克,胡椒粉、芫荽、白酒(浸泡过当归)适量。

操 作:

1、将虾糠包扎于纱布中放入1000克清水锅中,用中火煮半小时,捞起虾糠后,汤汁过滤待用。把熟鱼肉撕成丝。

2、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浇沸。将精制面线稍捻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调准味。淀粉调水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即可。

3、用餐前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加入卤大肠、小肠以及各种熟食品和油条,食用面线糊时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卤汁,味道更美。

[!--empirenews.page--]

太平燕

简介

福州的地方风味小吃中,能够和锅边糊并列举国无双的,只有“太平燕”了,也称“小长春”。

太平燕也叫“小长春”,那是因为扁肉形似长春花的缘故,“燕”、“宴”谐音,太平燕又叫“太平宴”。那么,“太平”二字因何而起?原来太平燕里有完整的鸭蛋,在福州话里“鸭蛋”与“压乱”“压浪”谐音,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乱”被压下去了,福州人去海外谋生众多,行舟之时“浪”也被压下去了,当然也就“太平”了。逢年过节,婚丧喜庆,亲友聚别,民间家宴,要取一个“太平”、“平安”, 这太平宴是必吃的。

历史文化

无燕不成宴,无燕不成年。太平燕这东西,别说是外地人,就是对一些福州人,不做一点诠释,也是搞不清楚的。要说“太平燕”,那就要先说“燕皮”的来历,没有“燕皮”,谈何“太平燕”?

据传,明嘉靖年间,闽北山区与江西接壤的浦城县有位告老还乡的御史大人,他家居山区,虽有山珍可享,但吃多了,便流于平淡。于是,那家中的厨师便出了一个新花样,取猪腿的瘦肉用木槌打成肉泥,掺上适量的番薯粉,擀成纸片般薄,切成三寸见方的小块,包上肉馅,做成扁肉(馄饨),煮熟配以高汤,弄了一碗点心端给主人。御史大人吃在嘴里只觉得滑嫩清脆,淳香泌人,连呼“太妙”,忙问:“这叫什么点心?”那厨师做点心本来是想讨主人的欢心,哪来的名字?好在厨师脑筋能够急转弯,见碗中的扁肉形同飞燕,便信口说叫“扁肉燕”。由此推演,才有了“燕皮”一说。原先,这“燕皮”本为大户人家独享,后来,这打燕皮的手艺逐渐传开流入福州,燕皮成为商品,食者日众,反倒成了福州家喻户晓,最负盛名的闽味名吃。

做法

燕皮是用精选猪后腿瘦肉,剔去肉筋和骨膜,切成细条,用木棰捣成肉泥,徐徐加入用细孔绢筛筛过的薯粉和适量清水,反复搅拌,不断压匀,初成硬坯,然后放在条板上,轧辗成薄片。敷上一薄层薯粉,折叠起来,略干为鲜燕皮。继续晾干为干燕皮,一般包装久贮一年不坏。包馅前,用刀切燕皮成约二寸左右方片,待用。馅选瘦猪肉和虾米、荸荠、紫菜等共剁成酱,后加少许酱油、葱白调味,取燕皮方片包成小扁,表如石榴状,蒸熟即成肉燕。

福州人常将“扁肉燕”与去壳鸭蛋相配作菜肴,因福州话“蛋”叫“卵”,“鸭卵”音谐“压乱”,取“压”了“乱”就会平安之意,故称“太平燕”,“燕”与“宴”同音,又称“太平宴”。

[!--empirenews.page--]

蛎饼

简介

蛎饼(diê-biāng福州方言),又叫海蛎饼,福建福州汉族传统风小吃,具有浓郁的福州味,与众不同,名闻遐迩,魅力所在。 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可单独食用。福州人大多把蛎饼做早点下粥小菜,特别是蛎饼配吃鼎边糊,一干一稀,风味佳美。用大米黄豆粉将海蛎肉、猪瘦肉、芹菜馅包起来炸制而成。成品为圆形,色呈金黄,壳酥香,馅鲜美,味荤。福州人大多把蛎饼做下粥小菜,若与鼎边糊同吃则味道更好。在福州的大街小巷的小食摊上均有蛎饼这种点心。

海蛎饼都是福建人从小到大百吃不腻的美味,海蛎大名牡蛎,又名蛎黄或蚝(蠔)、蚵,属贝类动物,纯雄无雌,故得状名(牡即公的意思)。海蛎饼外酥里嫩,香气四溢,荤素搭配。极大的乐趣就在吃到里面唯一的一只海蛎的时候,如果运气好,碰到老板粗心,多放了一只海蛎在里面,就仿佛占了大便宜一样高兴。海蛎饼是泉港南埔人的叫法,泉港有些地方也称为浮果,有时候戏称为“泉港麦当劳”,但泉港人都知道是同一种的小吃,但是到了泉州的其他地区,叫“海蛎饼”就没人知道是什么东西了,一般都称它为“蛎仔煎”。泉州大部分地区所称的“蛎仔煎”并不就是“海蛎饼”,而是一种类似的呈不规则团状的油炸食品,而海蛎饼是中间微微饱满凸起,周围是匀称的花瓣形状,两者在形状上差别很大。在南埔,海蛎饼的标准食客是用盘子装上几个,再倒点白醋,来碗大肠,就开始大块哚颐,有时候店里面生意好,供不应求。

历史文化

福州一带市面常见海蛎吃法还有蛎饼。旧时蛎饼做法,很是辛苦,往往早上天微亮,一家人就得起床,将头天晚上浸的大米、黄豆从水平捞起,然后套起石磨,用水将石磨清洗干净。石磨磨米须得两人,因石磨眼小,需要一人推磨,一人不停往磨眼添水添米,数九寒天,也不例外,添水之人,往往冻得跳脚搓手。米浆磨成,盛在一大铁盆或瓦缸中。将海蛎肉、猪瘦肉、小葱、韭菜(也有用白菜或紫菜)调成馅。浆和馅分列油锅两侧,油锅上架一密眼铁架,炸制蛎饼的人,左右各握一特制长柄瓢勺,左勺勺浆将右勺勺底铺满,铺上馅,再盖上米浆,伸右勺入沸油锅,炸至金黄,捞起放在铁架,食者自取。

做法

海蛎饼用料讲究,将浸泡后的大米、黄豆磨成浆,主料是一定要用海蛎的。将稀稠得当的米浆,舀到特制的长铁篦上,在其中放用猪瘦肉、芹菜等调好的馅,外加一只牡蛎,再浇些米浆,把它盖满封密,然后放入油锅中炸,直到两面焦黄,即可捞起。 因为加了海蛎,所以出锅的蛎饼鲜香扑鼻、外酥内嫩、油而不腻。还有一种贫民蛎饼,用料简单,没有海蛎,用的是虾米、韭菜、萝卜丝、菜干,小时候外婆就做过,我喜欢吃萝卜丝和菜干的。有海蛎和没有海蛎的蛎饼,一眼就看得出来,有海蛎的要更丰腴、更大一些,当然价格上也会毫不客气地贵出一倍。

[!--empirenews.page--]

沙茶面

简介

沙茶面是福建省厦门汉族面类小吃,其妙处在汤头。主料之一的沙茶是选用上等的虾头,经拌盐腌制两个月以上,再磨细,将虾酱、蒜头酱按先后顺序加入沸油炸透,待冷却后加入五香粉、咖哩粉、辣椒粉、芝麻等制成。

历史文化

厦门是个较早对外开放的城市,人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舶来品,沙茶就是一种。沙茶始源于印尼,也有来自马来西亚一说。沙茶原本应读作“沙嗲”,到了饮茶成风的厦门人嘴里,便顺口叫做“沙茶”,这“茶”是厦门方言的“茶”,与普通话的“嗲”谐音,随着沙茶名声的远扬,沙茶便成了眼下普通话读音的“沙茶”了。

做法

沙茶面的做法很简单,碱水油面放入笊篱下开水锅烫熟,捞到碗里,随自己的口味加入猪心、猪肝、猪腰、鸭腱、、大肠、鲜鱿鱼、豆腐干等辅料,最后淋上一直在大锅里滚开的汤料,一分钟之内一碗面就可上桌了。

[!--empirenews.page--]

鼎边趖

简介

鼎边趖,是闽南一道特色小吃,产自福建漳州,流行于福建、台湾等地,于台湾当地,以台南与基隆庙口夜市等地所制最为著名。

鼎是「大口鼎」的意思,就是闵南话的「大鼎」和「大锅子」的意思。「锉」则是闵南话「游动」、「蠕动」的意思。「鼎边趖」的材料与河粉、板条一样,都是用米做的,只差在河粉与板条是用蒸的,「鼎边趖」需将在来米磨成米浆沿着鼎边滚一圈,鼎中放一些热水,鼎边用火烧热,一面烤一面蒸。虽然是小小的一碗,内容却是芳香无比,夏天食用特别爽口。

做法

原料:

在来米粉1杯,水200毫升,肉丝40克,虾米1大匙,笋片1/4支,金针8条,湿木耳2朵,芹菜(切丝)2株,盐1茶匙,酒1茶匙,汤头1500毫升,蒜酥1大匙白胡椒粉1/2茶匙。

制法:

1、粉浆料调匀后,煮锅中加2杯水煮沸改中火

2、粉浆沿锅边慢慢淋下成片状,稍凝结时可用锅铲挑起面片并卷成圆卷状,用锅铲在锅中即可切段取出。

3、另将煮锅洗净炒香虾米,再加入汤头煮开。

4、将汆烫过的肉丝等菜料加入,煮开后将面皮放入稍煮即可盛碗。

5、盛碗后表面撒些蒜酥与白胡椒粉食用。

  • 推荐美食
  • 相关菜谱
返回口碑美食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