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温州小吃大全_温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口碑美食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2:33

温州,简称“瓯”,历史悠久,有2000余年的建城历史。温州是中国数学家的摇篮、中国南戏的故乡,温州人被国人称之为东方犹太人,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

特色小吃有:炒粉干、灯盏猪油糕、双炊糕、长人馄饨、矮人松糕、楠溪江麦鱼丸牛杂、清明饼、泥鳅汤、藤桥熏鸡、温州鱼丸、温州鱼饼、清明饼、八宝豆腐、三丝敲鱼。

马蹄松

简介

马蹄松是浙江省温州地区汉族小吃,最早产于清雍正年间乐清白象地方,以形如蹄得名。它以面粉和红糖作皮,馅入糖心和咸肉丁红瓜丝,熟芝麻粉和桂花。边斜,五刀开口,用手下压露出糖心,贴在2000度高温火炭炉桶内壁,用明火焖烘,具有皮脆心软的特点。

历史文化

在过去,在温州地区大街上隔百米即有饱点店的年代,“马蹄松”当属店堂内必不可少的糕点,它的价格与有馅料的大馒头一样,也是平头百姓在追求吃饱的同时也略想带些吃爽的食品之一。所不同的是它的外形颇显独特,金黄中又带几圈棕色,上面还撒了许多芝麻,像是温州烧饼的变形放大,但又没馅,仅几粒微小的肥肉夹杂其中。或像成团的酥饼,却又缺少那种附着油腻的香脆。“马蹄松”不很甜,只体现如今流行广告语中那种“有点甜”的感觉。而在旧时,有些讲究名气的饱点店里制作出来的“马蹄松”,其甜味中还略带一丁点儿咸,那是咸肥肉渗透的缘故,但比温州烧饼要淡味些,嘴里头一嚼,倒是别有一番香味。事实上,当平头百姓不再以吃饱为生活追求目标的时候,包括马蹄松在内的一系列传统的地方饱点食品便开始走入了仅为老市民所喜欢的窄门冷巷,这倒不是说师傅们做不出来,实是从外省各个地域冲杀过来的其它饱点食品太多了,五花八门的,做得小巧而精致,且无论包装也好,广告宣传也罢,都有点强龙硬压地头蛇的势头,直挤得“马蹄松”类的地方传统食品透不气来。想想也是,像“马蹄松”这种体态丰满的糕点,在当今时尚引领美食的潮流中,确实缺乏“小资”的诱人气息,以苗条为荣的少女们即使肚子再饿,也会将它排斥在视线之外。因此,它的命运也就跟城里头那些老建筑一样,躲闪在闹市的某个角落处,去勾起那些上了年纪的老市民们的童年回忆。

[!--empirenews.page--]

猪油糕

简介

猪油糕,又名脂油糕,属闽式糕点。广东,福建,浙江温州地区的一种糕点。早在清代就已著名,《元和唯亭志》称其为“吴中佳制”。猪油糕是用猪油制成,洁白晶莹,葱香翠绿,糯软润湿,入口油而不腻。

做法

材料:糯米葡萄糖、米粉、豆油、白糖

制作方法:1、将油、葡萄糖等原料用低温柴火连煮四小时,切成1.7厘米见方的猪油糕条,自然冷却后通过自动机械包装.2、将细糯米粉,细粳米粉放入木桶内拌匀,中间扒窝,加上精盐(100克)和清水1.5千克,用手拌匀,到“捏则为团,撒开似沙”时放入筛中,全部过筛。3、取木制大桶一只,内放竹箅垫底,抹上豆油,先取30%的糕粉铺于桶底,置旺火沸水锅上蒸,待蒸汽透过糕粉时,再铺入20%的糕粉,蒸发糕粉近熟,取咸猪板油丁放在剩余生糕粉内,略拌一下,放入桶里铺匀,随即把剩余糕粉如前法陆续加完,盖上木盖,蒸至糕粉呈玉白色,揭去盖,均匀放入葱段,再加盖蒸约3分钟即熟。(4)在案板上铺放洁白湿布一块,把熟糕粉倒上,用湿布包住,揿实。翻转过来,拍平至近6.7厘米厚(需上下四角方正光滑),揭去布用刀(蘸凉开水)切成长方形100块即成。

[!--empirenews.page--]

温州鱼丸

简介

温州鱼丸是一道浙江温州的汉族名点,水乡人家常见的风味小吃食品,汤色澄清微酸辣味,鱼丸有弹性,用鱼肉加淀粉制成的,多为不规则长条形。1998年“温州鱼丸”被定为“中华名小吃”之一。

温州鱼丸, 温州名点,与各地的鱼丸都有所不同,外形为不规则的条状,呈半透明的玉白色。以新鲜的鮸鱼肉为主料,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用刀刮成鱼茸,用酒、盐和味精浸渍片刻,加白淀粉(在乐清的鱼丸制作,一般加入番薯粉,鱼丸会更具弹性)拌入丝葱末均匀混合,用手揉捏直至鱼肉弹性十足。下锅时,将鱼肉用手指挤成条状跌进事先烹调好的沸水中,烫到透明上浮便是熟了。食用时以锅中的原汤配上米、葱花和胡椒粉

历史文化

据说,在一千多年前温州城墙建成后,京城来了一批大官员,一是办公差,二是祝贺建城完工。当时官府为了招待好这批官员,特请一位有名厨师来做菜。厨师经多方打听,得知官客喜欢吃清淡带汤的鱼菜。当时在温州马鲛鱼比黄鱼、鮸鱼价格贵好几倍,在鱼肴中属上等料。在举行酒宴那天,厨师先将洗净的马鲛除去头尾,中段鱼身连骨带皮用刀切成厚片, 然后加入姜、酒、盐、渍味再放入“白山粉”(白淀粉)拌均匀。锅中水沸时用手将鱼片一片一片放入滚水中,待鱼片浮起后加米醋等,制成微带酸辣味的鱼汤菜。客官们吃后个个都赞不绝口,受到一致好评。于是官方就问这道菜名叫什么,厨师匆忙之间一时说不出好的菜名,想到用刀切成的鱼片是圆片形,就急中生智说是“鱼圆”。官员们又问这菜是用哪种鱼做成的,本地官员对他们讲述了鱼的名字和来历:鱼名叫马鲛,生长在大海中, 为了捕到此鱼,需要体壮力强的好船夫,捕鱼时,船夫双手拿着橹不停的摇到很远的海萍中,费好大的劲,运气好才捕到鱼,运气不好空手回来, 遇到大风大浪,有时还会翻船,甚至送命,又辛苦、又危险。他们听后十分敬佩,纷纷说“马鲛好吃橹难摇。”

过了几年后,又来了一位老年官员,厨师知道他也欢喜这道鱼菜,为了照顾周到,稍稍改进了制作方法。将鱼骨去掉,用刀切成一条一条鱼肉, 于是“鱼圆”形状变了。当时,厨师想再另取菜名,可是府内很多人说“鱼圆”这个菜名已经传到民间和京城,还是沿用原名好。改良过的去骨长条形“鱼圆”更受人们喜欢,于是该制作方法在民间流传至今。一千多年过去了,依然看到很多店招牌字上写着“鱼圆”字号。但很少人知道最初“鱼圆”形状是圆片形的。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马鲛比黄鱼、鮸鱼价格贵做成鱼圆上桌待客比较贵重,现在虽然马鲛比黄鱼便宜,但是还有很多人喜欢吃马鲛鱼做成的鱼圆。

做法

作料:

鮸鱼(黄鱼那是最好,马鲛鱼、包头鱼也行)一条约750克(也就是1斤5两吧);

生姜、葱、盐、味精、胡椒粉、米醋少许;山粉(地瓜粉、粉都行,只要不是面粉)

做法:

1.鱼斩头,鱼身从背部下手选肉去刺(净肉也就是500克吧

2.然后连皮用刀切成小条(你懒也可以用刀剁成泥),生姜切成细末,葱取葱白来也切成小末

3.这部分是关键:把鱼条、姜末、葱末和一起用手掌后部揉至均匀粘手后才能放盐5克(有人算不出多少是5克,那么你最好是称好一斤盐,再分成100等分后取其中一分来,呵呵);至于姜葱末、味精、胡椒粉等你就随意吧。然后你继续揉,直到感觉很粘很有韧性了,你再放入山粉100克(2两噢),再继续揉至看不到粉粒了,像个面团似的也就成功了半成品了,接下来支持完下一步你就可以张嘴了。

4.锅放水,烧开,然后改用小小火(水面在吹泡泡就可以),把揉好的鱼团放在盘子里,用筷子或用手指,把它挤成小条推在水中,待浮出水面后捞出来放在汤碗里,上面散点葱花、胡椒粉、米醋少许。锅里的原汤放点盐呀味精呀,你觉得差不多后倒在汤碗鱼丸上就行了。

[!--empirenews.page--]

胶冻

简介

以黄鱼胶或其他鱼类的膘作原料,加水(50克千鱼胶加2500克水)煮沸,溶化后冷却即成。吃时用刀开成小粒,用酱油、味精、米醋、麻油、胡椒粉等调味。口感清凉、滑润,有鲜酒功效。

做法

单纯的鱼胶冻就很简单,买点价格一般的鱼胶,然后去炖一下,水跟鱼胶的量要搭配好,一定不能水多鱼胶量少,然后炖好了,放着,天气冷的话就会成鱼胶冻了 ,者直接放进冰箱里面,凝成冻就可以了。

[!--empirenews.page--]

白蛇烧饼

简介

白蛇烧饼,古名胡饼,是浙江省汉族小吃,酥松味香,回味浓郁。

历史文化

清光绪末年,市区府头门钟楼石侧,有张氏寡妇,开烧饼店,在胡饼的基础上,推出葱油重酥烧饼,呈金黄色,入口即化,酥脆可口,远近闻名。张氏常穿白色衣衫,市民以《白蛇传》中白娘娘喻之,久而久之,将其烧饼延称为白蛇烧饼,流传至今。

做法

食碱烫酵面1000克,精面粉500克,猪肥膘肉300克,葱60克,甜酱瓜200克,虾米、饴糖各20克,京冬菜40克,料酒20克,精盐50克,芝麻13克,芝麻油5克,熟猪油230克。

制作方法:1.将猪肥膘肉切成条,加盐腌渍约3天,切成0.7厘米见方的丁;甜酱瓜切成丁;京冬菜切细末;虾米浸酒后切细末,加芝麻油拌匀;葱切细末。把以上原料拌成饼馅。2.取面粉450克加熟猪油200克揉成油酥面,摘成25个剂子。3.把食碱烫酵面搓成条,摘成25个面剂。把油酥面剂放在烫酵面剂上,用手掌推成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椭圆形,倒卷4层,按扁,两头折拢成12层,搓成直径8厘米的圆形皮子,包入饼馅,擀成直径为7厘米、厚1厘米的生坯烧饼。取饴糖20克加水15克搅匀,刷在饼面上,撒上芝麻,对面折成25对。4.烧饼炉用木炭生火,待炉温升至200℃时,塞住风口,右手在生坯饼背面掸点水,交叉贴在炉壁上,贴完后启开风口,烘至饼呈淡黄色时,封住炉口及风口,再焖烘约5分钟出炉。

[!--empirenews.page--]

长人馄饨

简介

长人馄饨是浙江温州汉族名小吃,传说“长人馄饨”源于1930年左右,当时乐清人陈立标来温州以馄饨摊开始经营,沿街叫卖。他制作精细,馄饨皮很薄,用盐适当,馅肉用新鲜瘦肉。盖料更讲究,有紫菜、蛋丝、肉松青菜、浸酒虾米,尤其是汤清见底,形似花朵,美味爽口,深受大家欢迎。由于他个子很高,人们都称他的馄饨为“长人馄饨”。

历史文化

为了适应这种需要,陈立标的馄饨担便固定下来,摆在铁井栏口经营。这几年来,长人馄饨在保持其传统的基础上,对馅料进行补充,产品不断地创新,增加了虾仁馄饨、黄鱼馄饨、鸡肉馄饨、牛肉馄饨等等,打破了传统馄饨只能用鲜肉来包馅的观念,这对于美食爱好者特别是对馄饨情有独钟的人来说,无疑是一种福音。

做法

长人馄饨具有近百年的历史,是温州市民家喻户晓的传统名小吃之一,注重质、味、型、色的相结合,选用优质馅料、辅料,以其色泽鲜艳、口感清鲜、底汤清冽,久吃不厌而誉满温州。

[!--empirenews.page--]

荷花酥

简介

荷花酥是浙江杭州著名的汉族小吃。酥层清晰,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出淤泥而不染”是人们对荷花高雅洁丽品质的赞誉,用油酥面制成的荷花酥,形似荷花,酥层清晰,观之形美动人,食之酥松香甜,别有风味,是宴席上常用的一种花式中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做法

材料:面粉150克,猪油50克,泥馅125克,白糖25克,花生油500克(约耗35克)。

制作方法:1. 干莲子去皮及莲心,洗净上笼,用旺火蒸至酥熟,搓塌成泥(或用小型绞肉机绞细)即成莲茸;2. 把炒锅洗净烧热后放入熟猪油,四成热时,放入白糖,烧煮;3. 待糖烧溶化后,倒入莲茸,不断用手勺推动翻炒,火候初宜中火,如气泡发生过急,即改用小火,以防炒焦,炒至气泡减少;4. 再放白糖,继续炒至不沾锅铲时,再放净熟猪油翻炒至莲茸油亮白净即成莲茸馅;5. 取面粉的一半,加入温水50毫升、猪油,拌和揉透成水油面团;6. 另一半面粉加猪油,搓擦均匀成干油酥面;7. 将油酥面团包入水油面团内,收口擀扁,擀成长方形薄片,叠折成3层,再擀成薄片,折叠成3 层,再擀开、折拢,然后擀成厚薄均匀的薄片,用圆模切取20 只圆形坯皮;8. 将莲茸馅心分成20 份,分别放在坯皮中心,收口捏紧,收口部位朝下放置,用刀片在顶端向四周均匀剖切成相等的五瓣,成荷花酥初坯;9. 把生坯分批分开排放在漏勺中,下入三至四成热的油锅中,炸至花瓣开放,酥层清晰成熟,取出装盘;10. 荷花酥顶部放红樱即成。

[!--empirenews.page--]

山楂

简介

山楂糕是一道流行于北方地区的汉族民间糕点,取山楂果汁,配以白糖、琼脂,冻结成板。口感爽滑细腻,甜美冰凉可口,是一种很不错的有药用食品。其味甘冽微酸,具有消积,化滞、行瘀的食疗价值。

营养价值:每百克山楂果实中,含钙85毫克、维生素C89毫克,还含有丰富的铁、磷、蛋白质、脂肪以及红色素、果胶等。

食材功效:山楂味甘、性微温酸,入脾、胃、肝经;具有消食健胃,活化瘀,驱虫之功效;主治肉食积滞、小儿乳食停滞、胃脘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心腹刺痛、疝气疼痛、高血脂症等。1. 山楂能防治心血管疾病,具有扩张血管、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脏活力、兴奋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压和胆固醇、软化血管及利尿和镇静作用2. 山楂酸还有强心作用,对老年性心脏病也有益处;3. 它能开胃消食,特别对消肉食积滞作用更好,很多助消化的药中都采用了山楂;4. 山楂有活血化淤的功效,有助于解除局部淤血状态,对跌打损伤有辅助疗效;5. 山楂对子宫有收缩作用,在孕妇临产时有催生之效,并能促进产后子宫复原;6. 山楂所含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物质能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有防衰老、抗癌的作用;7. 山楂中有平喘化痰、抑制细菌、治疗腹痛腹泻的成分。8. 消食导滞:用于食滞不消、腹胀腹痛、恶心呕吐、泄泻。对肉食滞效果尤佳;9. 化瘀散结:本品能入血分而散除瘀结,可用于产后血瘀腹痛、瘀血停滞肿痛、瘀血阻滞经脉等病症。

[!--empirenews.page--]

沙岗粉干

简介

粉干即米制粉干,沙岗地处楠溪江中游的一片广阔沙丘地带,位于枫林镇的西北,在这片沙滩上有新坊、镬炉、兆潭、东岸庄、徐家湾等村庄,统称为沙岗。制作粉干成为当地传统的家庭副业,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一代代沙岗人肩挑自己生产的粉干走村串户,用赚得微薄的钱或食物来养家糊口的同时,沙岗粉干也随之驰誉温州各地。由于沙岗粉干细如纱线,洁白软韧,快熟耐煮,汤清不浑,烧之有料(发水好),食之有味,很受楠溪群众欢迎。

沙岗粉干所以能别具特色,原因很多。除了在原料上取上等白米(每100千克稻谷碾米60千克为度),在加工制作工艺上也与别处不同,如改燥磨为水磨,改蒸粉为煮粉(做成大块粉球,俗称粉果,在滚水中烧煮),水质又好。烧至半熟后不用臼舂捣,而用水礁反复捻捣,直到捣透,因此,粉团粘韧,压出后细如纱线。

做法

米粉加水蒸成半熟,捣成块状,再压成细条,扎制成贴,晒干即成。压出的鲜粉干,也不直接晾晒,而先经过竹熟,然后扎制成贴,再放到竹帘上边摸边晒,使之条子分散而又结成一绞。晒干后的粉干,按四绞为一重,叠置于粉干箩里,然后挑运销售。

[!--empirenews.page--]

泥鳅汤

简介

泥鳅汤,是泰顺标志性的一道名菜,在宴席上必不可少。当地人请吃饭,必会点上一道泥鳅汤。大凡第一次吃这菜的人都会很惊讶:泥鳅汤?泥鳅呢?是呀,泥鳅汤里几乎没有泥鳅的身影,其实叫它大杂烩更适合一点。汤头为红红的酒糟汤,烹饪它的材料异常丰富,包括苋菜干、土豆块、笋干、地瓜粉等,多达十来种,所以几条野生泥鳅夹杂其中,被淹没而找不到,也是很正常的。有点类似于东北乱炖。

这是一道大杂烩炖汤,需要用勺子舀起来喝,红彤彤的一碗,吃在嘴里,土豆是粉的,地瓜粉是韧的、泥鳅是滑的……各种味道交织在唇舌间,富有层次感。这恰恰就是泥鳅汤的魅力所在!既丰富又统一,既复杂又平衡。在以前,泰顺家家户户都会烧这道菜,其实也没什么讲究,山区人家,就近取材,烧制泥鳅时,看看家里有什么配料,土豆、笋干、地瓜粉都是现成的,抓起来就放到锅里烧,信手拈来。也不求什么卖相,好吃就行。看似毫无章法,其实大有讲究,并非乱烧一气,也要讲个先后顺序,难以烧熟的先入锅,容易熟的最后放。

做法

原材料多包括新鲜泥鳅、土豆丝米线、菜干、辣椒等,做法是用油喂养鲜活泥鳅一两小时,说是去除体内泥污,去油后加少量清水,佐料还可加红酒糟、茴香、桂皮、姜、蒜等,文火慢熬即得。

  • 推荐美食
  • 相关菜谱
返回口碑美食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