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巢湖小吃大全_巢湖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口碑美食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2:29

巢湖的主要菜系属徽菜系,讲究刀工,制作精细,汤汁鲜美,色香味俱佳。在这里可以品尝到的”巢湖三珍”、”长江三鲜”,东关老汤、无为板鸭等。

主要特色小吃有:无为板鸭、无为熏鸭、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林头花生酥、和县炸牛肉、杨柳荸荠、炸麻雀、白桥糖、腌菜汁豆腐、黄山寺皮蛋、姥桥花生酥、三口塘老鹅汤、关东老鹅汤、仙踪狗肉、一品玉带、含山干丝。

送灶粑粑

简介

送灶粑粑,是安徽合肥市以及芜湖、马鞍山等地,如坝镇、槐林、无为、庐江等一代的汉族传统小吃,民间节日祭品。每年农历12.23为送灶节,当天晚上居民用米粉做成,用豆干,肉,蔬菜或咸菜等为馅,用素油煎出举家共食,迎接小年和即将到来的吗。

送灶粑粑贴锅的一面色泽金黄,脆而不焦,酥香味美;不贴锅面,光滑油润,软而不粘;馅心多汁,鲜咸味美,清香可口。送灶粑粑的馅料多变,除萝卜肉馅外,还常有“咸菜肉馅”、“芹芽炒肉丝馅”、“白糖馅”、“桂花糖馅”、“芝麻糖馅”、“辣味馅”等风味品种。

历史文化

送灶”是旧时我国民间祭“灶神”的一种风俗。中国旧时民间认为“灶神”是掌管一家人一年祸福的神灵。因此,每逢农历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人们使用纸马、饴糖、米粑粑等送“灶神”上天,称为“送灶”,到除夕日又贴上新的灶神像,谓之“迎灶”。几乎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这种习俗,“送灶神”的时间一般都是农历腊月二十四前后,而送灶神的祭品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民间以制作米粑粑作为送“灶神”的祭品。每当腊月二十三这天,家家都做送灶粑粑。一般上午准备米粉、馅心等原料,下午加工成形,傍晚煎烤。煎烤好的第一锅粑粑则首先用来祭灶神。人们把粑粑盛在大盘里,放在供奉“灶神”的神龛里,然后点上香火,放鞭炮,欢送灶神上天,颇为严肃认真,灶神送走后,全家人即可进食粑粑了。如今,很少有人那么虔诚地去“送灶神”了。但每当腊月二十三、二十四日这两天,制作“送灶粑粑”的习俗依然流行甚广,只是大都用来自家享用,很少有人用来作祭品了。“送灶粑粑”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传统的节令食品。

做法

食材:籼米、糯米、豆干、瘦肉、蔬菜或腌制的咸菜、、蒜、香油、酱油、淀粉、盐、味精胡椒粉等。

做法:

将籼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一般比例为7:3),洗净后沥水晾干,磨成细粉。

将备好的萝卜洗净,剁成碎末,再入笼蒸熟或煮熟,挤出水分。

把肥瘦兼有的猪肉剁成肉末,放入锅内加酱油煸一下,再依次加入萝卜末、盐等,边加边翻炒至熟。这里特别注意馅料一定要有胡椒粉,方能保证成品具有萝卜和胡椒粉的香味。

将米粉加热水和制成面团,分剂后,用手捏成面皮,放上馅料,包制成扁圆形的粑粑坯。

把坯入铁锅内煎烤,入锅前先在烧热的锅内壁上涂层食用油,放好粑粑坯后,盖上锅盖,用中火煎烤至有轻微油烟气从锅盖边冒出,打开盖,均匀地洒些清水,加盖继续煎烤,如此反复二三次后,即可。

[!--empirenews.page--]

无为板鸭

简介

无为板鸭(又称无为熏鸭),安徽省芜湖市无为县的名菜,早在清代道光年间就闻名于世,距今已有200年历史。板鸭是无为的“名片”。在无为,做板鸭的不计其数,其中的城南马家、城东燕家,开城镇的何家,可谓妇孺皆知的老字号,卤水配料和熏烤火候,都是祖上秘传,从不示人。因此无为板鸭成为无为的特色食品,广受欢迎。

工艺特色:无为板鸭据说又叫做熏鸭,想是讹传,地道的无为人从不这么叫。即便在外地,也都叫无为板鸭。这名字早已深入人心,很难改变了。不过无为板鸭的做法确实与熏有关,先宰杀拔毛,不开膛破肚,直接用铁钩从肛门处掏出五脏六腑,再配以八角、丁香、草果、丁香、良姜、小茴香花椒、大红袍等作料,先熏后卤,待其遍身酱黄、通体流油、香气四溢时板鸭也就做好了,工序繁多复杂,颇不简单。

历史文化

无为板鸭最初的由来还跟明太祖朱元璋有关系。朱元璋小时候家里穷,他给人家放牛,但是东家不给他吃饱肚子,所以一群放牛童聚在一起的时候,便捉起野鸭子了。他们不敢带回家去吃,就在野外割些茅草,架起火来熏烤。有时烤不熟,便埋在火灰里,等第二天扒出来,鸭肉又香又烂,好吃极了。后来,这一做法在民间流传开来,并由安徽省无为县卖牛肉的回民马常有发扬光大,还摸索出用锯末熏鸭的独特制作工艺,从此马常有清真熏鸭生意做大了,而“无为熏鸭”成了安徽省有名的地方风味食品。

做法

材料:麻鸭一只,粘葱结五克,姜块五克,八角三克,丁香一克,桂皮三克,小茴香一克,花椒两克,硝水十五克,杉木屑十五克,精盐一百克,芝麻油十五克,酱油十克,醋二十五克,白糖十克。

做法:

1、将鸭子剁去翅膀尖及脚掌,在右翅下划开七厘米长的直刀口,抠出内脏和食管,洗净入缸浸泡九十分钟左右,以除水,泡时肛门处插一小竹签,以利通水,泡过后再洗净沥干。

2、由鸭子开口处放入盐25克,硝水15克,并将鸭体转动几次,让盐及硝水在肚中均匀分布。再用盐均匀擦透鸭身,嘴里和刀口处也撒点盐。然后将鸭颈弯贴在脊背处,脯朝上,放在缸中腌两小时(注意保持空气流通),上下翻动一次,再腌两小时。

3、锅内放水,用旺火烧开,将整只鸭放到沸水中烫至鸭皮收缩崩紧,即拎起拔去肛门处竹签,挂在风口处,然后将腿胯间骨关节折断。用湿布将鸭全身擦一遍,擦去皮衣,使鸭坯油亮光洁。

4、在熏锅里放入芝麻秸的余火灰烬,上面均匀撒上杉木屑150克,在锅上架四根细铁棍,每根距离二十厘米左右,离火灰17厘米高,将鸭背朝下放在铁棍上,使鸭颈伸直,再于铁棍上盖上熏棚,以便空气流通,使底火缓慢地燃烧木屑放出烟来。熏五分钟后去掉熏棚,拿下鸭子和铁棍,再撒匀一层木屑,放好铁棍,将鸭身翻下,胸脯朝下,盖好熏棚,再熏五分钟左右即可取出,再把小竹签插入鸭肛门。

5、锅内放水,将八角、丁香等香料放入小布袋中,扎上口放入锅里,再加酱油、醋,白糖葱结、姜块,烧开水后,放入鸭子用竹筛子压住鸭体,盖好后用小火焖约十分钟,再改更小的火焖约三十分钟,继续改小火焖约三十分钟,关火。

6、将焖好的鸭斩成五厘米长、一厘米宽的鸭条,整齐地摆码盘中,淋芝麻油15克,跟醋碟一起上桌即可。

7.再用卤水浇上,味道好的不得了。

[!--empirenews.page--]

庐江米饺

简介

外面是纯粹用米粉加工而成,里面的馅儿一般由猪肉和其他一些常见的应季蔬菜混合而成,再经过高温油炸制作而成,色泽金黄,香脆可口,酥松细腻,是庐江人早点的必选,许多在外务工人员经常会在离开家乡时带一些走,觉得那是最能体现家乡味道的小吃美食。

做法

食材:籼米粉1500克,猪五花肉200克,豆腐干500克,酱油100克,精盐15克,葱末75克,姜末10克,味精1克,干淀粉75克,熟猪油35克,菜籽油1500克。

做法

制饺皮:米粉在锅中煮熟,加水炒至米粉达60°C时,至熟出锅,放案上晾凉,揉透,将剂揉成圆形,用刀压扁成面皮。制馅:猪肉末、豆腐茸,加调料拌匀。烹制:面皮包馅心,用菜油炸至呈金黄色,出锅即成。

1.将猪肉、豆腐干切成黄豆大的丁。炒锅置旺火上,放入熟油烧热,先将肉丁倒入炒熟,再加入豆腐干丁、葱末、姜末、酱油、精盐5克、味精煸炒,同时将干淀粉加水调稀,缓缓淋入锅内,用锅铲不停的搅动,烧开即成馅心。2.将锅置中火上,放入米粉和精盐10克拌匀,炒至米粉温度至60℃左右时,加入清水2400克,搅拌均匀,烧熟出锅。将粉团放在案板上稍凉、揉透,做成每个重约65克的面剂。先将案板上抹菜油少许,把面剂揉成圆放在上面,用刀压成直径10厘米、厚1.7毫米的面皮,左手托皮,包上馅心1份,捏成饺子形状,即成生坯。3.铁锅置旺火上,放入菜籽油,烧至七成热时下入饺子生坯,炸至呈金黄色时,改用中火再炸5分钟左右,出锅即成。

[!--empirenews.page--]

一品玉带糕

简介

玉带糕是安徽省汉族糕类名特产品,做工讲究,质量上乘。清朝乾隆年间,一品玉带糕作为贡品,乾隆皇帝品尝后啧啧称赞,御封为“一品玉带”,此后声名远扬。玉带糕以冰糖、仁、红梅、青梅、桂花、莲子、桔饼、米粉、麻油为原料,经科学方法,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黄色的核桃似黄金,绿色的青梅似翡翠,莲子和桔饼如同珍珠玛瑙;四周有米粉镶成的白边,酷象一条玉带。玉带糕不仅香甜可口,而且具有滋阴强身、润肠益气、清炎健胃、生津润肺等功能。

历史文化

巢湖地区的民间作坊,早就能够制作各种糕点,特别是方片糕,种类很多,是人们探亲访友最喜欢携带的礼品。社会需求量大,糕点的产量也大,竞争也越来越烈。至清朝乾隆年间,有个在炯炀河边的糕饼坊,精工细作制成一种大方片糕,美其名曰“玉带糕”。玉带糕做工精细,选料讲究,式样好看,味道上乘,一经上市便在竞争中取得了优势,并逐渐风靡其他地区。玉带糕风行于市不久,这家作坊的一名师傅回到家乡安徽和县雍家镇,也建起玉带糕作坊,并很快成为当地名产。当时,乾隆皇帝下江南,正路过雍家镇。地方官便将玉带糕作为贡品进献给皇上品尝。乾隆皇帝见这色彩分明、图案清晰的糕点,未入口就喜欢上了,待他拿起来送入嘴后,顿觉甜润清香。嚼起来柔软细腻,津津有味。乾隆皇帝尝过天下无数精美糕点,但还没有吃过如此风味,忙问此糕何名。地方官员见皇帝喜欢,正作着升官梦,听到皇帝询问,忙奏道:“此乃玉带糕,取大吉大利、官场顺利之意。”乾隆听罢说道:“玉带者,一品也,就叫它一品玉带糕吧!”有了乾隆皇帝的封赐,玉带糕从此更加走俏,畅销江淮大地,成为安徽首席糕点。

  • 推荐美食
  • 相关菜谱
返回口碑美食网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