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菜系
鲁菜
川菜
粤菜
闽菜
苏菜
浙菜
湘菜
徽菜
做菜视频
家常菜
美容菜
美食DIY
风味小吃
养生菜谱
特色美食
国外美食
饮品甜点
烘焙食谱
汤粥做法
记录片
家常菜谱
小吃
热菜
小炒
凉菜
早餐
汤羹
煲粥
饮品
午餐
晚餐
下午茶
火锅
荤菜
卤菜
素菜
奶昔
果酱
酱菜
盖浇饭
炒饭
三明治
布丁
粽子
其他
健康饮食
食材百科
食疗菜谱
美容瘦身
母婴饮食
疾病调理
饮食常识
烹饪技巧
厨房常识
四季食谱
春季食谱
夏季食谱
秋季食谱
冬季食谱
特色面食
面条
馒头
包子
面食
烘焙
饼干
面包
蛋糕
馄饨
饺子
花卷
意面
春卷
披萨
糕点
蛋挞
饼类
月饼
食材大全
肉禽类
水产品类
蔬菜类
果品类
米面豆乳
药食及其他
调味品类
美食问答
专题频道

郑州小吃大全_郑州特色小吃美食介绍

来源:口碑美食网 分类:食材百科 时间:2017-01-14 15:21:33

郑州市,简称“郑”,是河南省会,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河南省中部偏北,黄河下游。 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为广阔的黄淮平原。得益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郑州也是历史上著名商埠,至今仍是中部地区最大的物资集散地,每年都会举办全国性、区域性大型商贸活动。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三大全国性商品交易所之一,“郑州价格”一直是世界粮食生产和流通的指导价格。

特色小吃:扒广肚、蔡记、葱扒羊肉、重阳花、大葱烧海参、丁家蒸肉、葛记焖、合记羊肉烩面、糊辣鱼、虎豹肉盒、虎家烩面、老君烧鸡鲤鱼三吃、清汤鲍鱼、清真扣碗、郑州烧牛肉

合记烩面

简介

合记烩面,是郑州非常历史的小吃,是一种荤、素、汤、菜、饭兼而有之的传统风味小吃,以味道鲜美,经济实惠而享誉中原。94年5月荣获“全国清真名牌风味食品”称号,97年12月又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受合记烩面的影响,经营羊肉烩面的国有、集体、个体饭店林林总总,遍布全市的华街冷巷,人称郑州为“烩面城”。

郑州没有发明什么,没有独立的菜系,合记烩面差不多是郑州的饮食标志。合记烩面宽有1*9.5公分,厚度如百合瓣,外滑内韧,咀嚼有张力,分为一段段地吃。吃去尺长,再喝汤。吃合记烩面,菜是一种多余的事物,面有富碱,和面之时,佐以鲜汤,羊肉烩面便佐羊肉汤,海鲜烩面便佐海鲜汤,以此类推。烩面也是以汤,羊肉烩面的羊肉汤里有羊肉若干,辅以粉丝千张皮丝、海带丝、枸杞香菜辣椒是食者自己掌握投入,便是菜、面、汤具全了。

历史文化

合记的前身是老乡亲饭店。1953年李少卿等4人接营,因是合伙经营,易名合记饭店。1967年起专门经营羊肉烩面,改名为“合记烩面馆”,俗称合记。

据说,合记羊肉烩面是飞机轰炸出来的美食。抗战时期,日军飞机经常空袭郑州,当时有一位名厨叫赵荣光,特别喜欢吃面食。飞机来了,赵师傅就去躲飞机,回来后,就把乘下的面条加点羊肉汤烩烩再吃。久而久之,赵师傅发现重新烩过的面也很好吃,就潜心研究,在里面放些盐、碱,使之更筋,做出的面别有一番风味,后来就成了风靡一时的风味美食。

做法

选用上好鲜羊肉,经反复浸泡后下锅,撇出沫,放入全大料,将肉煮烂。另用精制面粉,兑入适量盐碱和成软面,经反复揉搓,使其筋韧。下面时,锅内放原汁肉汤,将面拉成薄条入锅,放上羊肉,配以黄花菜木耳、水粉条。上桌时外带香菜、辣椒油、糖蒜等小碟,其味更鲜,成为郑州有口皆碑的佳肴,外地人也经常慕名前来品尝。

[!--empirenews.page--]

胡辣汤

简介

胡辣汤,又名糊辣汤,是中国北方早餐中常见的汤类食品。常见于街上的早点摊点,其特点是微辣,营养丰富,味道上口,十分适合配合其它早点进餐。胡辣汤主要起源于河南周口市西华县逍遥镇的“逍遥镇胡辣汤”和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的“北舞渡胡辣汤”,两者的区别在于,逍遥胡辣汤配有黑木耳黄花菜等配菜,北舞渡胡辣汤以回族羊肉汤为基础,加入面筋、粉条、葱花演变而来,这是一种汤类小吃。由三十余种天然中草药按比例配制的汤料在加入胡椒和辣椒又用骨头汤做底料的胡辣汤又香又辣。目前,已经发展成为每个河南人都喜爱和知晓的小吃之一。

历史文化

对于胡辣汤的历史,说法较多。因为其主料胡椒自唐代才传入中国,故尽管民间有胡辣汤创于周代和曹魏的传说,其产生的上限不应早于唐。

胡椒是唐代才传入中国的。三国一说估计也只是为了抬高自己而伪作的。宋代一说就颇为可信,糊辣汤因是民间小食,典籍很少有涉及的,据专家考证,糊辣汤的祖宗应该是酸辣汤和肉,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宋 代流传甚广来看,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估计是当时的社会潮流,因此糊辣汤在这两种食物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而成的。取酸辣汤的醒酒、消食的功用,加入肉类恐怕是为了适应更多层次人众的口味和补气补虚,再辅以生、胡椒、八角、肉桂等调料辛香行气,舒肝醒脾。故此河南糊辣汤的主要口味是酸和辣。待到金元时期,中原动荡,长江以北的河山多沦于狄夷之手(此处为行文,对少数民族同胞没有偏见)。

北宋定都开封,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而民间小吃也随之兴盛,花样百出。《太平和惠民剂局方》等当时流行的医药著作都认为,在食物里加入辛温香燥药物有益行气,故辛辣味食品颇为流行。一种结合了具有醒酒消食功效的酸辣汤的肉粥,成为胡辣汤的雏形。

明朝嘉靖年间。当时,阁老严嵩为了讨皇帝欢心,从一个高僧手中得到一付助寿延年的调味药献给皇帝,以烧汤饮之。该汤美味无穷,龙颜大喜,命名为“御汤”。明朝亡后,御厨赵纪携带此药逃至河南逍遥(今西华县逍遥镇),将此方传到了该地。该地人因此汤辣味俱全,遂改名为“胡辣汤”。

做法

【原料】 (制30碗)熟羊肉1.6公斤,羊肉鲜汤10公斤,面粉1.5公斤,粉皮(或粉条)500克,海带100克,油炸豆腐150克,菠菜250克,胡椒粉15克,五香粉8克,鲜姜20克,盐10克,香500克,芝麻油150克。

【工艺】 分为原料加工、洗面筋、制汤三道工序。

(1)原料加工。熟羊肉切成小骰子丁(也可切片);粉皮泡软后切成丝;海带胀发后洗净切成丝,用开水煮熟淘去粘液,再用清水浸泡;油炸豆腐切成丝;菠菜拣去黄叶,削

根,洗净切成约2厘米长的段;鲜姜洗净切成或剁成米粒状。

(2)洗面筋。将面粉放入盆内,用清水约1公斤调成软面团,用手蘸上水把面团揉上劲;饧几分钟,再揉上劲,然后兑入清水轻轻压揉,至面水呈稠状时换上清水再洗。如此反复几次,直到将面团中的粉汁全部洗出,再将面筋用手拢在一起取出,浸泡在清水盆内。

(3)制汤。锅内加水约5公斤,加入鲜羊肉汤,再依次放入粉皮丝、海带丝、油炸豆腐丝和盐,用大火烧沸,然后添些凉水使汤锅呈微沸状。将面筋拿起,双手抖成大薄片,慢慢地在盆内涮成面筋穗(大片的面筋用擀杖搅散)。锅内烧沸后,将洗面筋沉淀的面芡(将上面的清水沥去)搅成稀糊,徐徐勾入锅内,边勾边用擀杖搅动,待其稀稠均匀,放入五香粉、胡椒粉,搅匀,再撒入菠菜,汤烧开后即成。食用时淋入香醋、芝麻香油。

[!--empirenews.page--]

大隗牛肉

简介

新密市大隗镇五香牛肉,历史悠久、配方独特、工艺严密、加工精细,制作后具有色鲜、味美、筋烂、肉面等特点。食时气息芳香、余味悠长,确有五香牛肉之美称。大隗牛肉创始人马玉顺,又经几代人研制,配方独特、味道出众,顾客食后赞不绝口,在中州大地享有盛名。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物别适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empirenews.page--]

油馍头

简介

油馍头是河南地方汉族传统面食小吃,类似煎饼又和煎饼不同。油馍头有的叫面托有的叫老鸹头,也可以称之为:丹皮油条

做法

和面

一、先把温水倒进盆里,然后,放入碱面、白矾、碘盐用水化开,最后倒入面粉,用力抄匀,然后,盖上盖子醒发30分钟。

二、摔面,用手把面抄起来,用力摔四五下,然后继续醒发,直到和好的面光滑如镜,就可以下油锅里开始炸。

三、也可以晚上睡觉前发面,碗如果小了一夜之间都漫出来了。还会漫到了地上。在炸油馍头之前可以放一点泡打粉。和面的时候要放盐。

油炸

油热之后,可以炸了。

可以用勺子瓦,也可以用筷子挑。

从一锅面糊糊里用棍子挑出一条来,放到另一个热烧着的油锅里后,把它截成几段,一会儿,油面上就飘起朵朵金色的花瓣来,分外好看。炸好一面,再炸另一面。炸至金黄色即可出锅。

油馍头吃法

胡辣汤,豆腐脑,沾着油馍头。也可以配豆沫,或者2掺,

或者热油条沾黄豆酱,烧饼加油条,油条配甜汤,等等吃法

[!--empirenews.page--]

道口烧鸡

简介

道口烧鸡是河南滑县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制,是华北地区著名的特产。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形如元宝,口衔瑞蚨。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

历史文化

创业于清朝顺治十八年(1661年),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开始制作不得法,生意并不兴隆,后从清宫御膳房的御厨那里求得制作烧鸡秘方,做出的鸡十分香美。道口烧鸡的制作技艺历代相传,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1981年被商业部评为全国名特优产品。豫北滑县道口镇,素有"烧鸡之乡"的称号。"义兴张"的道口烧鸡,像金华火腿、高邮鸭蛋、北京烤鸭一样,在全国食品中独占鳌头,并且誉满神州,名扬海外。

做法

主料:童子鸡900克、辅料:砂仁15克、草果10克、肉桂10克、陈皮15克、丁香4克、白芷10克、豆蔻15克、调料食盐20克、蜂蜜20克、高良姜90克、水适量

制作方法:1.将鸡宰杀好,血放净,趁鸡身尚温时,放入60~70℃的热水内烫5 分钟左右,再将毛煺尽,这可使光鸡洁净白亮,色形美观;2.然后斩去鸡爪,并在鸡颈上方用刀开一个小口,使食管气管露出,又在臀部和两腿之间各切开7~8 厘米的长口,割断食管、气管、掏出内脏,切下肛门,再用清水洗净余血和污物;3.将洗好的鸡放在案板上,腹部向上,用刀将肋骨和脊椎中间处切断,并用手按折;4.然后用小木棒一根放入肚腹内撑起,再在鸡下腹脯尖处开一小口,将两腿交叉插入口内,两翅交叉插入口腔内,使成为两头皆尖的半圆形,再晾干表面水分;5.将晾好的鸡身抹遍蜂蜜水放入150℃~160℃的热锅内炸成粉红色捞出,放入另一锅内,加上老卤和全部香料,同时将盐水溶化后加入,鸡上压竹箅子,使鸡全部浸没在卤水内,随后将硝溶化后加入,用旺火烧开;6.再改用文火继续焖到鸡熟烂为止,捞取出锅;7.捞鸡前要准备好工具,捞时要手眼配合,使鸡的造型达到完整美观的要求。

[!--empirenews.page--]

浆面条

简介

浆面条(也叫酸面条,其原因是发酵后的浆酸味十足),河南省传统美食小吃。洛阳、汝州、新郑等地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因而自古以来流传不衰,成为颇具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历史文化

这浆面条是起源于河南省新安县,当时是以豌豆浆面条著称,历史悠久。据传在明朝正德年间,该县一个姓史的人开了个饭店,生意很兴隆。有一年小麦欠收,豌豆丰收,饭店天天卖豌豆面饭,一时生意萧条。一天,京城一位钦差大臣带随从路过此店吃饭,店主因无上等米菜下锅急得团团转。当他看到盆里磨碎的豌豆和桌上的面条时,急中生智,用椒叶、藿香等作作料,用豌豆浆作汤下入面条,做了一锅豌豆浆面条。钦差大臣吃后十分满意。此后店主便新增了浆面条这一食谱,小店生意又兴旺起来,从此,这浆面条便成了河南的一道名吃。

但经过数百年的改良,眼下粉浆面条的制作方法是非常考究的,浆面条,顾名思义,是以面条为主料,但这种面条用的不是上等的面粉,正宗的多为一些杂粮面,面条一定要细。最重要的一点是这辅料-粉浆,这粉浆的好坏,直接决定整个小吃的味道。

做浆时,先把绿豆或豌豆用水浸泡,膨胀后放在石磨上磨成粗浆,用纱布过滤去渣,然后放在盆中或罐里。一两天后,浆水发酵变酸,粉浆就做好了。做时把酸浆倒在锅里煮至80℃的时候,浆水的表层泛起一层白沫.这时,要用勺子轻轻打浆,浆沫消失后,浆体就变得细腻光滑,接着再下面条等其他调料即可。

另外一种辅料是芝麻叶,一般我们做面条时都是放青菜的,但正宗粉浆面条里放的都是芝麻叶,但芝麻叶不太好做,也很难找,很多人都用芹菜叶代替。芝麻叶要选初长成叶的叶心,洗干净之后,用开水焯一下,然后放在阴凉的地方晒干保存起来备用。

如今方城县的粉浆面条已被洛阳粉浆面条所代替,洛阳人的吃法也是非常讲究的,以前的面条里的配菜基本都是黄豆、芹菜、咸菜丝老三样,但眼下基本上都是十几种时令小菜,像酸白菜丁、黄瓜丁、芹菜丁、胡萝卜丁、白萝卜丁,小尖椒、榨菜丝、雪菜丁、黄豆等等 ,不过这些都是事先腌制好的,已经入了味,可见下的功夫非同一般,所以,这吃起来,味道不用再说了。

相传,东汉年间,光武帝刘秀为躲避王莽追杀,日夜奔走,数日水米未进。一日深夜行至洛阳附近,见到一户人家。便想讨些饭食,可主人贫穷,只有几把干面条,一些已经放酸的绿豆磨的浆水。刘秀饥饿难耐也顾不了许多,主人就用酸浆,把面条、菜叶、杂豆下入锅内烧熟。刘秀狼吞虎咽,竟然觉得香气扑面而来,吃得那叫津津有味。日后刘秀当了皇帝,虽然有山珍海味伺候,却依然对当年落难中的浆面条念念不忘,以至于御宴中就有了浆面条这道菜。

浆面条传承千年,流传至今。当前,洛阳水席(一道名吃)与洛阳牡丹和洛阳龙门齐名,被称为洛阳的三绝,在洛阳水席中就有浆面条这道面食。

做法

做浆面条最重要的就是打浆,浆常用的是绿豆浆和面浆(其他有红薯浆等,属时令性),而最好的是用绿豆浆,家庭最常用的是面浆。做浆过程将磨好的绿豆浆发酵,放入发酵物,充入适量的水,放入少许曲,然后放置24-48个小时,等发酵物溶解或者浆味很醇厚的时候就可以用了。

1、以面粉加清水和成面团,分成两份擀成皮,先取1份抹上油,再用另一份盖在上面,擀成0.3厘米厚,切成菱形块,下入八成热的油锅中作成浅黄色。当地称之为棋炒。

2、绿豆先粗磨1遍,簸去豆皮,用清水浸泡4小时,然后用水磨磨成粉浆,用稀布滤成豆浆,再向浆内放人500克酵面,使浆发酵起酸味(通常放置24-48个小时)。

3、芹菜去叶、根洗净,用开水焯透,顶刀切成菜花;酱胡萝卜切成小粒;花椒炒焦后擀成粉末;小磨芝麻油在锅内烧热,投入花椒粉,制成花椒油;黄豆煮熟成豆。以上配料分别盛在器皿中备用。

4、把3500克精面粉,1500克黄豆粉放在案板上,中间扒一个小窝,加清水和成面团,盖上湿布饧15分钟,然后擀成薄皮,切成细面条。

5、把豆浆上面澄清的浆水加入锅内,再加入适量的清水烧开,放入面条,待面条煮熟后,捞入凉开水盆内过凉。把留下的豆浆加人1000克精面粉调成糊,倒入锅内烧开,把过水的回条捞入,搅拌均匀,滚开后盛入桶内即成。食用时,把花椒油、芹菜花、咸豆、酱萝卜、棋炒、辣椒油等小配料,根据个人爱好,任意选取,放在面条上佐食。

[!--empirenews.page--]

鲤鱼三吃

简介

鲤鱼三吃是河南郑州的汉族传统名菜。从前那鲤鱼是要号称黄河鲤鱼的,饭馆买回鲤鱼来,必须在清水池里面养两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净,才可以捞出来下锅,现在这种讲究就有点奢侈了,不过一鱼三吃还是让人食指大动。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块,头尾杂加萝卜丝做汤,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窝线面条吃,跟杭州西湖醋鱼拌面有异曲同工之妙。

[!--empirenews.page--]

炸八块

简介

炸八块,又名八块鸡,是河南省汉族传统名菜,属豫菜系。它由童子鸡、鸡肫、鸡肝、淀粉(蚕豆)等食材烹制而成。本地菜馆颇有韵味的“干搂炸酱不要芡,一只鸡子剁八瓣”的响堂报菜语,后半句就是指此菜而言。相传清乾隆皇帝巡视河道驻骅开封时曾领略过它的风味,由此闻名于世,至今已有近200年的历史。19世纪20年代,经开封又一新饭庄厨师刘庚莲等人的改进和提高,风味更佳。

工艺关键:“顿火”也称“浆透”。为防止在炸制过程中出现外焦、里生、硬心,或温度过高导致原料老化,故在原料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将锅端离火口,停一会儿待温度降低后再端至火上,如此反复加热,能使原料熟透而不老化。以达到菜肴外焦里嫩的口感要求。

历史文化

“炸八块”,又名“八块鸡”,是中州传统名菜。本地菜馆颇有韵味的“干楼炸酱不要芡,一只鸡子剁八瓣”的响堂报菜语,后半句所指即此菜而言。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河道驻驿开封时,曾领略过它的风味,由此名噪于世,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后经历代厨师不断改进提高,风味更佳。此菜炸浆并重,色泽红亮,外脆里嫩,干湿得当,备受食客欢迎。食时,佐以椒盐,辣酱油则其味更美。

做法

主料辅料:净仔鸡1只(约重750克)、花椒盐10克、辣酱油20克、绍酒10克、姜汁10克、精盐20克、花生油l000克、酱油15克(约耗100克)

烹制方法:1.将初加工后的仔鸡洗净,去头颈和内脏,将鸡一破两开,左手拿住鸡爪骨,鸡皮向下,右手用刀尖由元骨下面下刀,顺着腿骨划开,再从二节骨下面把骨截断掀起(使其骨离肉但不去掉),把肉剁断,再由中节骨下头把骨截断掀起。前膀先把肩骨筋割断,再顺膀骨把肉划开,把膀上节骨下头截断掀起连在鸡脯肉上,再掀起双骨把膀上的肉带在双肩上,用此法将两个鸡腿和鸡膀(连脯肉)加工成八块放入盆内。

2.将绍酒、精盐、酱油、姜汁放在一起兑成汁,均匀地泼入放鸡块的容器内拌匀使之入味。

3.炒锅放在旺火上,下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下入鸡块,炸成柿黄色,起锅顿火,使鸡块在油中浆至肉能离骨捞出,锅再放旺火上,油温至七八成热时,将鸡块重炸,至色泽红亮时捞在盘内,外带花椒盐、辣酱油上桌。

[!--empirenews.page--]

萧记三鲜烩面

简介

“萧记三鲜烩面”主要以三道高汤鸡汤、骨汤、羊肉汤)为基准配方,它的特点有三不过(滋养不过补、味美不过鲜、油香不过腻),其风味独特,质优味美,从而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历史文化

萧记三鲜烩面美食城南阳店于2005年元月份开业,以主营中华名吃“萧记三鲜烩面”、“萧记羊肉灌汤包”以及以豫菜为主的川、粤等菜系600多个炒菜品种,深受南阳人的喜爱。

[!--empirenews.page--]

葛记焖饼

简介

葛记焖饼是“京都老号”葛记坛子肉焖饼馆独家经营的一种风味食品。1995年,在郑州第四届荚食月中荣获“中原名吃”称号。1997年12月,在杭州全国首届名小吃认定中,摘取“中华名小吃”桂冠。

历史文化

葛记焖饼馆的创业人葛明惠先生,是清朝满族镶黄旗人,生于1882年,他10岁进北京珂王府做事,曾给王爷赶车,颇得王爷的欣赏,他勤快好学,闲时常到王府膳食房帮厨。热谙烹调技艺。当时,王府中有一种主食千层饼,还有一种莱肴名称坛子肉。有一天,王爷回到府中,感到腹中饥饿,葛明惠便越俎代庖,用坛子肉为王爷焖丁一盘饼,又用榨菜、芫荽沏丁一碗汤,饼软肉香,清汤爽口,王爷大加赞赏。民国初年,战乱纷纷,葛明惠携两子来河南谋生,危难中想起被王爷大加赞赏的坛子肉焖饼,于是,经朋友帮忙在郑州火车站附近开了“坛子肉焖饼馆”,葛明惠亲自站灶,两个儿于打下手。解放后,葛明惠和他的次子先后去世,长子葛去样继续经营,他继承发扬父亲的烹调技术,使烹制的坛子肉一开坛便香气四溢,经其多年苦心经营,随使葛记焖饼成为闻名遐迩的风味小吃。

做法

葛记坛子肉焖饼是用饼牙和特制的坛子肉加青菜焖制而成。其饼是用软面烙成千层饼,放凉后切成帘子棍形备用;坛子肉选用带皮五花猪肉,切成2厘米见方的方块,先放入锅内添水煮开,撇去浮沫杂质,捞出肉快装入坛内,下足八大料,外加香腐乳,倒入肉汤封口,大火烧开后,改用文火慢炖,煨至烂热。开坛时浓香四溢,过往行人闻香止步,素有“开坛香”之美滥。焖饼时,锅内用青菜铺底,放上饼条和坛子肉,加高汤稍焖即成。其肉香醇厚,肥而不腻,其饼柔软适口,老少皆宜。焖饼时配莱除用豆芽外,更多是用四季鲜菜,如蒜苔小白菜、四季梅、茭白等。焖饼用的汤,除猪肉汤外,还用鸡汤、鸭骨汤,因此焖出的饼软香不腻,鲜美爽口。

返回口碑美食网首页